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的工作计划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工作计划
一、稳定经济运行,提升发展质效
(一)抓实项目投资
为确保2025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重点推进多个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瀑布沟水电站水风光互补项目XX440MW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我县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项目,将显著提升本地电力供应能力,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该项目不仅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总投资1.1亿元的XX锦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斯觉镇一号煤井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升级,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总投资1.58亿元的瀑布沟水电站放空洞事故闸门改造工程,则将进一步提升水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保障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投资3.82亿元的四川顺鸿多金属废料资源综合回收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废料收集、分类、处理和再利用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有效解决工业废料的处理难题,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我县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二)抓实企业入规
为了进一步夯实工业企业主体基础,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继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增长。2025年,计划将5户企业纳入工业企业“小升规”培育库,3户企业纳入工业企业“小升规”重点培育库。通过提前谋划和精心组织,确保这些企业在年内顺利升规,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具体措施方面,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加强对入库企业的调度指导和协调服务,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对于首次升规的企业,将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及时兑付一次性奖补资金,激励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确保企业能够平稳过渡并迅速发展壮大。
(三)抓实运行调度
为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切实加强运行调度,着力协调解决部分项目建设缓慢、企业运行困难等问题。通过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深入研究和剖析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针对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的问题,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建立项目跟踪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时间节点,确保各项目按计划推进。还将加大对企业运行状况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面临的经营难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全县工业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集群
(一)推动产业升级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技改投入,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为此,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制定详细的产业升级行动计划,明确各行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分阶段有序推进。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形成、企业和社会多方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园区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进一步优化园区规划布局,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快推进现有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改善园区的投资环境;二是积极引入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项目入驻园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集群效应;三是加强对入园企业的管理和指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提高园区整体管理水平。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还将探索建立新型产业园区管理模式,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园区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通过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备、配套完善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为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促进区域协作
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一是深化与省内其他市县的产业对接,共同打造跨区域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二是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技术合作;三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联系,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提升全县对外开放水平。
在此过程中,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推动各类要素资源高效配置。通过深化区域协作,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县域经济的韧性和竞争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三、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一)完善创新体系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为此,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还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全县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培育创新主体
为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潜力,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重点扶持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提升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措施,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三是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还将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扎根我县,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优化创新生态
为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全县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创业就业;二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门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生根,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
(一)优化营商环境
为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一是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推行“互联网+服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还将积极开展营商环境评估,查找短板弱项,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升营商环境的便利度和满意度。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我县,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扩大对外开放
为提升全县对外开放水平,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对外开放战略,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渠道。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展会和经贸洽谈活动,展示我县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扩大对外影响力;二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升外贸规模和质量;三是支持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还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吸引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落地。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全县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深化体制改革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二是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三是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深化改革,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不断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市场活力,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025年,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将紧紧围绕县委的决策部署,以稳定经济运行为基础,以优化产业布局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全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的工作计划》所在栏目:工作计划 > 内容摘要:《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的工作计划》格式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5年的工作计划相关关键词:工作计划 信息化 技术局 科学 经济,怎么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修改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