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区12345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区12345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认真落实、及市12345平台的工作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群众满意是第一工作标准”的工作导向,全面提升热线回复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通过建章立规、构建机制、业务联动和强化考核等举措,全力打造“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暖心线”,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1至5月,全区累计办理群众诉求接近7.5万件,满意率超过95%,暂列主城区首位。主要做法和成效如下:
一是优化了服务流程。为规范12345热线承办工作流程,夯实服务工作基础,区数据局积极改进管理方式,进一步框定工单受理处置范围,详细划分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诉求边界,明确单位职责任务,特别是对性质不清、职责交叉、区域不明的诉求进行了细致分类,确保每一件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建立了工单流转跟踪机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责任到人,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是强化了协同联动。为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区12345热线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以热线为核心,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共同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动跨部门事项的高效办理。,还引入了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工单办理情况进行独立评估,确保问题解决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升了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是深化了考核监督。为了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区12345热线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单处理时间、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定期进行通报排名,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约谈整改,形成激励约束机制。此举不仅增强了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也促进了整体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尽管我区12345热线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是部分工单办理时效性不高。由于部分诉求涉及多个部门或复杂程序,导致工单流转时间较长,影响了问题的及时解决。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等领域的问题上,群众对处理速度的要求较高,而实际办理过程中有时未能完全满足群众期望。
二是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群众诉求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缺乏应对经验,影响了工单办理的质量和效率。,培训机制不够健全,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信息化支撑力度不足。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热线管理系统,但在智能化应用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智能语音识别、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尚未充分运用,无法实现精准派单和实时监控,影响了工单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系统更新维护滞后,部分功能模块存在兼容性问题,给日常操作带来不便。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区12345热线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优化工单流转机制。继续完善工单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细化各类诉求的处理时限和标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紧急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对于复杂问题,可探索设立联合工作组或专项协调小组,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缩短办理周期,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邀请专家授课,组织现场观摩学,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热线工作队伍,充实一线力量,为工单办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入先进的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工单的自动化派发和智能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大数据分析能力建设,通过对海量工单数据的挖掘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维护升级,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我区12345服务便民热线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不断完善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推进信息化建设,相信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怎么写,助您在写作中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办理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工作情况 便民 调研报告 政务 办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丰富写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