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蓬勃的“烟火气” 激荡的“文化魂”
文旅消费:蓬勃的“烟火气”激荡的“文化魂”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各级地方组织和全国人民热情参与的2025“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主题活动中,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展现出强劲活力。家庭团聚与文化游交织、非遗体验与冰雪经济共荣、数字技术与传统场景融合,国内旅游消费规模与结构持续优化。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深挖春节“非遗”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年俗活动
各级地方深挖春节“非遗”文化内涵,策划举办各具特色的年俗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打卡,成为民众过年的新风尚。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马街书会作为一项具有700余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盛会,在2025年春节期间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10多万观众和1915名艺人共同参与,共享这场麦田上的文化盛宴。,各地还组织或自发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戏曲、曲艺等传统节目备受欢迎,进一步提升了节日氛围。
博物馆过大年成为最新热门选择
博物馆过大年成为最新热门选择,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参观人数持续保持高位。这些博物馆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和互动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春节期间,许多博物馆推出了特别展览和主题活动,如故宫博物院的“迎春纳福”特展,展示了丰富的宫廷春节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则以“丝路新春”为主题,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这些活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为春节期间的文化旅游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场景,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数字技术与传统场景的融合,为文旅消费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各地旅游景区和文化场馆推出了多种创新体验项目。一些景区利用AR技术打造了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让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看到历史场景的复原,增强了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线上直播、云展览等形式也为无法亲临现场的游客提供了便捷的文化享受途径。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扩大了文化旅游的受众群体,也提升了游客的整体满意度。
文旅消费的时代本质: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双重升级
2025年春节期间的文旅消费热潮,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理论论断的实践书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旅消费逐渐从单纯的观光游览向深度体验转变,更多地关注文化内涵和精神享受。家庭团聚与文化游交织、非遗体验与冰雪经济共荣,既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提升了精神追求。许多家庭选择在春节期间一起参加非遗手工艺制作活动,既增进了亲情交流,又传承了传统文化。冰雪运动项目的兴起,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新选择。
促进文旅消费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供给体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文旅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各级和相关部门应着力构建高质量的供给体系。首先,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应加大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景区和文化场馆的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更多元化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最后,还需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结语
蓬勃的“烟火气”激荡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魂”,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叙事。2025年春节期间的文旅消费热潮,不仅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体现了中国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文旅消费必将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文旅消费:蓬勃的“烟火气” 激荡的“文化魂”》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文旅消费:蓬勃的“烟火气” 激荡的“文化魂”》模板,为您的写作提供有效参考。文旅消费:蓬勃的“烟火气” 激荡的“文化魂”相关关键词:激荡 蓬勃 烟火 消费 文化,模板,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稍作修改即可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