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X行政服务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X行政服务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各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各族人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真心诚意为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心内现有工作人员X人,进驻单位X家,设置窗口X个,提供服务事项X项,公共服务X项。为进一步提升对广大群众的服务水平,中心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热情周到、高效洁的工作氛围,打造了贴心暖心舒心的“X”品牌。
一、突出引领,优化管理服务体系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支部担任组长,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窗口负责人为成员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 强化方案落实
中心制定了《X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该方案细化了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建立了督查考核机制,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 深入宣传教育
为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心定期组织学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的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中国历史年表、新疆历史印记等。通过这些活动,让群众了解中国历史、新疆历史和中心业务办理流程,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业务能力。
4. 坚持示范引领,开展微创活动
在办事窗口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岗”“员先锋岗”“优秀窗口”“双语示范岗”评比活动,力争把每一个窗口都打造成民族团结示范岗,在小窗口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发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人人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
5. 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和结亲联谊活动
常态化开展“员先锋企业行”活动,组建由各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员先锋服务队”,每月深入X家企业结合各项优化营商政策逐一现场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需求,对我县X企业进行走访,为企业送政策文件,进行政策解读,提供优质服务,发挥志愿服务队作用,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场次。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以及建、国庆等时间节点,中心工作人员到包联社区开展民族团结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强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民族基本知识的学宣传,共计派出员干部X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场次;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坚持每月开展X次与结对认亲走访活动,X年至今累计走访X余户次,慰问物品折合资金X余元,累计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X场次。
二、突出服务效能,全力助推便民利企新模式
1. 营造智能化环境
在服务大厅建设X平方米信息查询室,X处信息自助查询台,着力完善公开规范和流程,安排专人受理群众申请公开事项。同时通过自助叫号机、“X”纪检监督平台等方式主动公开信息和服务部门,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取号查询,评价监督工作人员服务质效。通过智能化设施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2. 统筹开展并联审批
对入驻窗口业务进行协调,全面性实行一站式办理,将关联度较多的窗口部门进行协调重组、流程再造,推行串联式联合审批,促进部门业务运转顺畅、衔接有效方便办事企业、群众。针对进驻窗口部门办理频繁的服务事项,分功能、按楼层优化布局,减少群众奔波之苦。通过并联审批模式,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服务效率。
3. 帮办代办靠前服务
成立“综合帮办代办专班”,为落地项目和“急难愁盼”的个体商户和个人提供综合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主动服务企业及个体商户X家,提供帮办代办事项X件次,解决各类咨询导服X余件次,落实事后电话回访X人次,回访满意率达100%。各部门均为少数民族办事群众提供“双语”一次性告知书,切实解决了语言沟通障碍问题,促进了县域内整体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
4. 成立引导咨询服务队
聘用就业见大学生承担引导服务工作,要求引导服务队成员细心做好政策解答、服务引导、自助设备操作指导、线上服务操作引导等工作。为各族群众提供双语业务咨询、办事指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等服务,深受群众企业的广泛好评。通过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服务质量,也为年轻人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5. 推进基层延伸就近办
以最大限度方便群众为目标,推动县级服务职能向乡镇服务大厅集中,公共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延伸,推行服务向基层延伸工作改革,高标准、高质量推动乡镇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设运行,目前X个乡镇(街道)都已经完成设立服务中心,切实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减少了业务办理时间。通过这一改革,实现了服务的全覆盖,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
三、突出民生保障,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1. 推进“互联网+服务”
紧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标,依托X一体化服务平台,促进实体窗口与网络平台的融合互补,实现事项“清单化”管理,办事流程标准化运转,运行过程规范化监管。截止目前我县已启用的在服务一体化平台部门(单位)账号共X个;通过一体化平台发布事项的部门(单位)X个。X服务网个人用户注册量为X人,占全县人口百分比为X%。X服务事项线上线下总办件量达到X万件,办件服务评价数量达到X万次,群众满意率达X%以上。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群众的奔波之苦。
2. 推进“最多只跑一次”改革
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梳理出一批高频事项,推行“最多只跑一次”改革。通过简化手续、压缩时限、减少材料,使群众和企业在办理相关事项时能够一次性办结。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避免重复提交材料。通过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 完善投诉举报机制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网上投诉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督办力度,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这一机制,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了公信力。
4. 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微笑服务、礼貌待人,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建立窗口服务评价体系,定期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过这一举措,切实提升了窗口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5. 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对服务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服务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通过这一举措,切实维护了服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X行政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一个团结和谐、热情周到、高效洁的服务环境,为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怎么写,希望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多样的文体和风格。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相关关键词:工作经验 民族团结 行政服务中心 创建 材料,写作下载,但愿对你的写作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让你飞速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