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伟大的革命家与诗词巨匠:初心使命的诗意表达

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一、志存高远:人生志向里的初心使命

  1910年秋天,17岁的他离开韶山去湘乡县城就读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他改写了日本一个叫月性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了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原诗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他将“男儿”改为“孩儿”,儿子在父亲面前永远长不大;他把“死不还”改成“誓不还”,中国人都忌讳“死”这个字,他很在乎父亲的感受。但更清楚的是,种几亩良田、收几份佃租的温饱生活并不是他所追求的。

  从学生时代开始,他就志存高远,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他的志愿是“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1915年5月9日,袁世凯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一事件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怒。他在日记中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不仅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更是对自己未来道路的坚定选择。

  二、情深意重:革命伴侣的无私奉献

  1920年冬,杨开慧来到湖南第一师范附小的教师宿舍,不坐花轿,不备嫁妆,毅然与他结为夫妇。杨开慧不仅肩负起全部家务,还在内担任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帮助查找资料、抄写文章,她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的事业,同时把全部的依恋和寄托倾注到他的身上。1927年8月13日,杨开慧站在长沙板仓杨家,送别即将领导秋收起义的丈夫。她肯定不会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诀。

  1930年,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时,湖南军阀何键将杨开慧抓了起来,对她提出只要宣布断绝关系就放了她的条件,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坚决拒绝了这个可以给她带来生路的选择,最终被敌人杀害,年仅二十九岁。牺牲前,杨开慧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听到杨开慧牺牲的消息,正在准备反击国民军队第一次“围剿”的他悲痛万分,写下“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杨开慧牺牲前,将自己写的题为《自述》的回忆散记藏在长沙县板仓镇杨家老屋墙壁的砖缝里,直到1982年翻修房屋时才偶然被发现。此时距杨开慧牺牲已有52年,而他也已离世多年。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念我远行人,复及数良朋。心怀长郁郁,何日复重逢。这首题为《偶感》的诗句,展现了杨开慧内心的凄凉与思念。

  1957年,杨开慧的中学同学李淑一给寄来丈夫柳直荀牺牲时写的一首《菩萨蛮》。他内心世界激起难以平息的涌潮,写下《蝶恋花·答李淑一》:“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此时,他的追思已经超越了个人私情,升华到了更高更广的境界。杨开慧和柳直荀,已融进了另一个概念——为革命献身的忠魂烈士。他们来到了天上月宫,受到了神仙们敬酒献舞的盛情接待。想象中,忠魂烈士仍牵挂着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当传来革命胜利的消息,二人竟洒下如倾盆大雨的泪水。杨开慧在生命的最后,发出了“死不足惜,但愿革命早日成功”的呐喊,二十年过去了,革命终得成功,带领全国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国!忠魂烈士快慰了,他对伴侣的情感也升华了,只要革命成功了,只要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对革命伴侣最大的慰藉!

  三、用兵谋略:工农千百万的红色武装

  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他作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临时负责人瞿秋白曾提议他到上海去工作,他回答得很干脆:“我要上山下湖,到山林里去跟绿林好汉交朋友。”于是,他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是他第一次领兵打仗,也是“马背诗人”生涯的开端。“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支代表工农群众的红色武装,扛起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攻打长沙的三路人马相继受挫,他力排众议,率领仅剩的一千多人马,向井冈山转移。他改编了袁文才、王佐两股农民武装,在山林里落下了脚。1928年7月,朱德和他分别率红四军主力下山袭敌,山上守军不足一营,敌人以四个团的兵力对井冈山进行“会剿”。危急时刻,红军在黄洋界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向敌人轰击,当时只有三发炮弹,不料前两发炮弹都因受潮没有打响,所幸最后一发炮弹终于在敌群中炸开了。敌人以为是红军主力已经回山,连忙在当夜撤走了。正是黄洋界上这唯一的一声炮响,挽救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听说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他兴奋异常,写下《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真实的战争给了他灵感和素材。此后的他,致力于“收拾金瓯一片”,不断探索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四、文艺创作:诗歌中的革命情怀

  作为一位卓越的家和军事家,他还是一位独领风骚的诗词巨匠。他的诗词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再现。通过诗词,他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沁园春·雪》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在这首词中,他描绘了北方冬季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革命斗争的艰难与伟大。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忆秦娥·娄山关》同样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记录了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娄山关之战。通过对战场环境的描写,展现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这些诗词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更是对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

  五、初心传承: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回顾往昔,他的诗词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初心使命的高度浓缩和艺术载体。通过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初心,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种初心不仅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英勇斗争中,更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

  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扬这种初心使命尤为重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任务,广大员干部要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奋斗精神,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要深入学的历史,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通过解读他的诗词,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国人的初心使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拼搏。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好一篇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小编为您细心整合了关于《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范例,邀大家写作借鉴,一起借鉴吧,您不妨搜索更多相关素材《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相关的范例。党课:从_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相关关键词:初心 共产党人 党课 诗词 使命,格式如何写,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