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

  (2025年03月12日)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十四五”期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农村常住人口持续减少、青年人口流失加快,进而导致“人走房空”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已成为乡村建设行动亟需破解的难题。为进一步摸清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研组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报告,以期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供决策参考。

  一、泰州农村空心化现实状况

  “农村空心化”是指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逐渐脱离农村,间接导致房屋空置、基础设施闲置或废弃等村庄内部衰败的空间形态的分异,是农村地域系统经济社会表现出的一种失衡发展状态。本课题以泰州7个乡镇32村为研究对象,结合面上整体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上,当前泰州农村空心化主要集中在人口、房屋、土地、教育等方面。

  (一)农村人口持续减少,存在“两多两少”现象

  泰州市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泰州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4万人,占31.94%。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乡村人口减少近61万人。人口空心化不仅表现为农村常住人口数量上的显著下降,还体现在人口结构的失衡。具体表现为:老年人口和留守儿童较多,而青壮年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较少。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农业生产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支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利用率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房屋空置问题严重,资源浪费明显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或迁居城镇,农村房屋空置现象愈发普遍。调查显示,部分村庄的空置房屋比例高达30%以上,个别村庄甚至超过50%。这些空置房屋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如房屋倒塌、电线老化等,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潜在威胁。如何合理利用这些闲置房屋,成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关键之一。

  (三)土地流转不畅,农业规模化经营受阻

  农村人口外流使得大量耕地撂荒或粗放经营,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滞后,难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据统计,泰州部分乡镇的土地流转率不足30%,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与此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认知度较低,进一步加剧了土地流转的困难。因此,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规范化,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教育资源流失,教育质量堪忧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学校生源锐减,教师队伍不稳定,教育资源逐渐向城市集中,农村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农村小学和初中因学生人数过少而被迫合并或关闭,导致农村孩子上学路途遥远,增加了家庭负担。农村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工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农村教育资源的流失不仅影响了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也不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泰州农村空心化成因分析

  农村空心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对泰州农村空心化现状的深入剖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就业机会不均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多且薪酬水平更高,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特别是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就业岗位有限,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满足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也使得农村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到城市生活。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吸引力不足

  尽管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较小,养老金标准较低;医疗保险报销比例低,医疗资源匮乏;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够健全,救助标准偏低等。这些问题使得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不确定,安全感缺失,从而更加倾向于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

  (三)农村产业发展滞后,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虽然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特色产业发展,但在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市场开拓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融资渠道狭窄,限制了农村企业的成长壮大。,农村创新创业环境较差,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也使得农村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流入。

  三、应对泰州农村空心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泰州农村空心化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一)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一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保障农民进城落户后的合法权益。二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三是鼓励和支持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下乡,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吸引力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一是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适当提高养老金标准,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二是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报销比例,增加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方便农村居民就医。三是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度提高救助标准,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四是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养老模式,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三)大力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强农村电商建设,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产品流通。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增强农业竞争力。

  (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宜居水平

  要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一是加强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保持农村环境整洁卫生。二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普及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三是推进农村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提升农村交通便利性和美观度。四是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乡村文化内涵,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

  (五)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一是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降低农村创业成本,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二是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优化营商环境,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三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农村高新技术企业。四是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农民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

  四、结语

  泰州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也暴露出农村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问题根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推动泰州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振兴。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开头语如何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乡村振兴背景下泰州农村空心化情况调查研究相关关键词:泰州 调查研究 振兴 乡村 农村,开头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让你从此不再是写作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