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5年03月12日)

  开展县级巡察工作,是强化内监督的制度性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在基层的延伸,是打通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虽然现在巡察工作已经巡出了威严、察出了声势,形成了震慑,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基层反腐利器、政利剑。但在巡察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和困惑,需要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现结合参与两轮巡察工作的实践和近段时间的学,就开展巡察工作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巡察手段不能灵活运用,难以找准问题线索

  在巡察过程中,巡察组主要采取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列席会议、查阅资料、受理举报等较为“固定”的方式进行巡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笔者参与的两轮县委巡察共开展个别谈话78人次,查阅资料811份,发放调查问卷114份,但采取走访暗访、实地深入了解的情况较少,测评结果参考价值不高,有唯程序而轻成效的情况,发现一些共性和面上的问题较多,发现实质性的问题较难。

  巡察定位不准也是一个显著问题。巡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部分巡察干部还分不清巡察和业务巡察的界限,对巡察概念把握不够精准,把巡察等同于一般监督检查,蜻蜓点水,找不到工作着力点,了解面上整体情况较多,深挖细究突出问题较少;关注业务方面问题较多,发现政建设方面问题较少;反映一般性问题较多,揭露违纪违法线索较少。定位有偏差,巡察成效自然不明显。

  尚未形成共识也是影响巡察效果的重要因素。个别单位很难把认识统一到对巡视巡察工作要求上来,觉得巡察组是来“整人”的、“找茬”的,有的刻意隐藏问题真相,有的避重就轻,配合度不够。加之巡察组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巡察,被巡察单位事先按照巡察要求准备基础性材料,致使巡察组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有些失真,影响巡察效果。

  (二)时间紧群众参与度不高,难以巡到真情实情

  巡察期间,县委巡察办和各巡察组虽然采取了张贴公告、媒体宣传、设立意见箱、公布举报电话等措施来提高群众与员干部的知晓度和参与率,但收效不大。社会群众对电视、网络等新闻报道关注度不高,观看公告主动性不强,对巡察工作知晓程度低,氛围不浓,仅限于“听说”,没有深入了解其实质。

  抱有戒备心态也是导致群众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之一。很多群众对掌握的工作情况都不愿、不敢反映,缺乏对巡察组的了解和信任,尤其对县级巡察组心存顾虑,害怕反映问题后遭到打击报复,导致来信来电来访很少。笔者参与的两轮县委巡察,未收到任何来信和来访,两次来电均为长期老上访户反映的个人诉求。一些员干部对巡察组开展的例行谈话存在心里戒备和“事不关己”的心态,只讲套话、不讲真话,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有的讲问题也有所保留,明显避重就轻,增加了了解真情实情的难度。

  巡察时间较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市县巡察流程”,巡察一个县直部门进驻了解阶段只有20个工作日,遇到下设二级局较多单位或“一托二”的情况时,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对被巡察单位完成巡察情况的掌握和梳理甚至是定性,导致巡察工作是争分夺秒赶进度,跑马观花走流程,浮在面上听情况,蜻蜓点水找问题,一些细节性问题容易被忽视。

  (三)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难以保证巡察质量

  与纪检监察、举报、组织人事、财政、税收、审计、公检法等部门联系不够紧密,有些问题线索没有实现共享。仅仅按照固定的方式去了解,没有注意从“街头巷议”、“民谣”、“顺口溜”等信息中收集、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市县、县区巡察办之间、巡察组之间没有搭建起信息互通平台,经验交流较少,难免出现工作各自为政、方式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

  (一)创新巡察手段,提升发现问题能力

  针对巡察手段单一的问题,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巡察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确保巡察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具体来说,可以增加实地走访、暗访等环节,通过多渠道获取信息,确保巡察内容真实可靠。加强巡察人员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确保巡察工作能够真正触及问题核心。

  对于巡察定位不准的问题,需明确区分巡察与业务巡察的区别,准确把握巡察的核心要义。巡察组应聚焦的领导、的建设、全面从严治政建设等方面,避免将巡察工作简单化为一般性的监督检查。巡察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深层次问题,确保巡察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增强巡察工作的公信力,需加强宣传引导,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巡察工作的重要性,消除误解和偏见。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各单位积极配合巡察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确保巡察效果。

  (二)优化巡察机制,提高群众参与度

  为提高群众参与度,需进一步优化巡察机制,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巡察公告,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建立便捷的举报渠道,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消除群众顾虑,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巡察工作。

  针对群众抱有戒备心态的问题,需加强巡察组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增强群众对巡察工作的信任感。巡察组应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巡察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还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与巡察过程,增强巡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巡察时间短的特点,需科学合理地安排巡察工作进度,确保在有限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巡察组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重点和难点,确保巡察工作有序进行。加强对巡察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巡察工作顺利开展。

  (三)加强信息共享,提升巡察工作质量

  为解决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的问题,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巡察组应与纪检监察、举报、组织人事、财政、税收、审计、公检法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确保巡察工作更加全面深入。

  巡察组还需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注重从多方面收集有价值的信息。除了传统的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外,还可以关注民间舆论,从中发现潜在问题线索。,巡察组之间应加强横向交流,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分享工作经验,共同提高巡察工作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县级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巡察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总结

  县级巡察工作在取得一定成效的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通过创新巡察手段、优化巡察机制、加强信息共享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巡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巡察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未来,还需继续探索和完善巡察工作模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模板,愿为您的写作提供严谨的参考。关于县级巡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相关关键词:巡察 探析 县级 对策 工作,范例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为你提供更多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