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红网共治”实践

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

  (2025年03月14日)

  面对新时代乡村治理精细化要求,X镇以为引领、网格为基础,创新实施“红网共治”工程。通过织密“镇—村支部—网格小组—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链条,将12个行政村科学划分为89个基础网格,实现了组织覆盖率100%、服务事项响应率98.6%。这一工程聚焦环境整治痛点,紧扣乡村振兴重点,真正把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组织建在网格、服务沉到院落、发展融进产业的协同共治新路径。

  织密红色网格体系,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构建三维立体网格

  X村创新打造“1+3+N”网格架构:1个指挥中枢——村总支设立网格化治理指挥中心,配备智慧管理大屏,实时监测网格运行情况;3类功能网格——包括综合治理网格、民生服务网格和产业发展网格;N个专项工作组——根据实际需求组建环境保护、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专项工作团队。通过这一架构,村级事务得以高效统筹,各类资源实现精准配置。在202x年夏季防汛期间,X村依托网格化治理指挥中心快速调配人力物力,成功应对强降雨带来的洪涝风险,保障了村民生命财产安全。

  深化网格联动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网格间协作,X镇建立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机制。当某一网格发现需要多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时,可通过指挥中心发起“吹哨”请求,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并到场处理。据统计,202x年X镇累计开展跨部门联合行动47次,有效解决了包括道路维修、河道清理在内的多项复杂问题。,X镇还定期组织网格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其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网格化治理体系持续优化。

  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案例

  “敲开百家门”行动:网格员每月开展“三个一”走访(1次政策宣讲、1次需求征集、1次困难帮扶),202x年累计收集建议342条,解决实际问题217个;“银发智囊团”项目:吸纳12名老员成立“网格导师团”,传授矛盾纠纷调解“三字诀”(听、疏、解),培养年轻网格员23人;“掌上网格”数字化平台:开发微信小程序,实现“随手拍”报事、服务预约等功能,累计处理环境问题236件,办结率100%。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参与感,也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创新积分超市,构建自治激励“良性生态”

  积分获取双轨制

  为了激发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X镇推行了积分超市制度。该制度采用基础积分与创新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环境卫生(门前三包)、移风易俗(红白事简办)、志愿服务(参与河道巡查)等8大类32项具体指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每次可积5分,全年最高可积200分;主动调解邻里矛盾可积20分,202x年村民自主化解纠纷达53起。设立“金点子”专项积分,每条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可积50分,鼓励村民为村庄建设贡献智慧。

  积分兑换三结合

  积分超市的兑换机制涵盖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三个维度。物质激励方面,超市陈列农资(化肥、种子)、日用品(粮油、家电)等156种商品,1积分相当于1元购买力;精神激励方面,设置“星级家庭”评定,年度积分前10名授予“五好家庭”铜牌,并纳入“信用村”建设加分项;发展激励方面,积分达500分可优先获得创业贷款担保,已有7户凭积分获得低息贷款共计128万元。这种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有效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氛围。

  典型带动效应

  “积分达人”王某某通过参与垃圾分类指导(累计积分380分)、组织广场舞队(积150分),兑换微耕机1台,带动周边12户规范分类;“转化典型”张某某曾因乱倒垃圾被扣分,后通过主动承包村道保洁(积220分)实现“后进变先进”。数据显示,202x年村民参与率从32%提升至89%,超市兑换商品价值达8.7万元,节约保洁费用12万元。这些典型案例充分证明了积分超市在推动村民自治方面的显著成效。

  聚力人居环境提升,绘就美丽乡村“工笔画卷”

  实施垃圾清零行动

  以环境整治“三大战役”为依托,X镇实行“网格认领制”,将5个网格片区划分为竞赛单元,各片区围绕垃圾清理、卫生保持等目标展开评比。202x年,X镇累计清理陈年垃圾点23处、156吨,创新推出“厨余堆肥+废旧物艺术改造”模式,利用废弃砖瓦建成景观墙380米。大力推进厕所革命,网格员包户推进旱厕改造,全年完成147个旱厕改造任务,建设生态公厕6座,并配备老员义务管理员。污水治理方面,建立“网格河长+农户监督员”体系,整治黑臭水体4处,铺设管网6.8公里,村民投工投劳节省成本45万元。

  制定“一网格一景观”计划

  坚持绿化美化“一网格一景观”理念,X镇根据不同网格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色,量身定制景观设计方案。A网格依托原有古树群打造生态休闲区,B网格结合传统手工艺文化布置文化长廊,C网格则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经济作物,既美化环境又增加村民收入。,X镇还发动村民广泛参与景观建设,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方案科学合理、符合民意。截至目前,X镇已建成示范景观节点15处,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点。

  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为巩固环境整治成果,X镇建立了网格化长效管护机制。一方面,明确网格员职责分工,将其纳入日常考核范围,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鼓励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清洁维护活动。借助数字化手段加强监管,通过安装监控摄像头、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这些措施有效保障了环境整治效果的可持续性,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当前向大家精心分享《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写作技巧,邀大家参考,一起观赏,您可继续探索更多相关内容《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相关的范例。交流发言:“党建+网格”赋能乡村治理(原创)相关关键词:网格 党建 乡村 治理 发言,范文,一起欣赏一下吧。让你的写作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