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工作会上的讲话(新创)
以小见大,创新文旅宣传,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月14日)
同志们:大家好!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我们齐聚于此,共商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工作大计。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为文化之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今天,我想围绕“以小见大,创新文旅宣传,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用小景点展现大魅力,在特色中推动文旅繁荣
在文旅宣传中,我们不能只聚焦于知名的大型景区,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乡村深处的小景点,往往也蕴含着独特的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一)挖掘小景点独特价值
每个小景点都有其独特之处,或在于独特的自然风光,或在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或在于独特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深入挖掘这些小景点的独特价值,将其作为宣传的亮点。比如我市xx的古村落,虽然规模不大,但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承载着当地数百年的历史记忆。
通过深度调研和系统梳理,可以发现许多小景点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文化内涵。某偏远山村因保存完好的传统石屋群而闻名,这些建筑不仅是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研究地方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三维扫描技术,对这些小景点进行数字化存档和展示,让游客即使无法亲临现场,也能通过虚拟现实等方式感受其独特魅力。
(二)举办特色节庆活动
传统节日是弘扬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契机。在重要节日期间,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比赛,中秋节的赏月、猜灯谜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游客参与,还能让他们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
为了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可以邀请专业团队策划并执行,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且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参与度。注重活动的可持续性,将每年的固定节日打造成品牌化、系列化的文旅项目,逐步积累口碑效应。某古镇连续多年举办“春节庙会”,不仅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还带动了周边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开展互动体验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
增加游客的互动体验是提高旅游活动吸引力的关键。我们可以开展一些具有参与性的活动,如手工制作、农事体验、美食烹饪等。在乡村旅游景点,组织游客参与采摘水果、种植蔬菜、制作农家美食等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游戏环节,如寻宝游戏、民俗知识问答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应注重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细节管理,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良好的体验。在手工制作活动中,提供详尽的操作指南,并安排专业指导人员协助游客完成作品;在农事体验环节中,合理规划活动时间,避免因天气或其他因素影响游客体验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游客对当地文化的理解,还能有效延长停留时间,从而提升整体消费水平。
三、利用新媒体传播活动,扩大影响力
在活动宣传推广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媒体互动等方式,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比如,在举办活动时,进行现场直播,让无法亲临现场的游客也能感受到活动的热闹氛围;制作精美的活动短视频,发布在各大视频平台上,吸引更多游客关注。鼓励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活动体验,形成口碑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成为连接游客与目的地的重要桥梁。为此,需建立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负责内容创作、发布及维护工作。加强与知名博主、网红等意见领袖的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快速提升活动知名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容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与偏好,力求做到精准定位、高效传播。
四、用小文化打造大品牌,在传承中提升旅游品质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那些看似微小的文化元素,如传统技艺、民间传说、特色美食等,都可以成为打造文旅大品牌的重要素材。
(一)传承和弘扬小文化
对本地的传统技艺、民间传说、特色美食等小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保护。通过建立非遗传承基地、文化博物馆、美食体验中心等,让这些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展示。比如,对于我市的传统刺绣技艺,我们可以建立刺绣传承工作室,邀请刺绣艺人现场展示和传授技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刺绣的魅力;对于特色美食,打造美食街区,汇聚各类本地特色小吃,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美食。
在此基础上,还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主体,确保各项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形成主导、社会协同的良好局面。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符合条件的文化传承项目;举办文化论坛、展览等活动,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支持力度。
(二)将小文化融入旅游产品
把小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上,融入传统技艺和民间传说的元素,制作出具有文化内涵和纪念价值的产品;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安排游客参观与小文化相关的场所,如民俗村落、传统手工艺作坊等。通过这种方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提升旅游品质。
具体而言,可针对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量身定制个性化旅游产品。面向青少年推出寓教于乐的文化研学游;面向商务人士设计高端定制化文化体验游等。注重产品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确保既能满足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又能带来实际价值。
(三)打造以小文化为核心的品牌
以小文化为核心,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比如,xx以其独特的茶文化为核心,打造了“茶香小镇”品牌,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叶采摘体验活动、茶艺表演等,将茶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成为了当地的文旅名片。我们要借鉴这种成功经验,挖掘本地小文化的潜力,打造具有特色的文旅品牌。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首先,明确品牌定位,突出核心价值主张;,强化品牌形象塑造,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广告语等形式传递品牌理念;最后,持续优化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信任与忠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小文化到大品牌的跨越。
五、用小线路串联大风景,在规划中促进文旅融合
旅游线路是连接各个旅游景点和文化元素的纽带,精心规划小线路,能够将分散的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一)设计主题旅游小线路
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多样化的旅游小线路。比如,“红色文化之旅”线路,可以串联起本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遗址等;“生态休闲之旅”线路,将自然风光优美的景区、乡村田园等连接起来;“历史文化之旅”线路,则围绕着历史古迹、博物馆等展开。通过主题线路的设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让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景点之间的关联性与互补性,确保线路流畅且富有层次感。注重线路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空间。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线路内容,春季主打赏花踏青,秋季侧重丰收采摘等。
(二)优化线路布局和服务
在规划旅游小线路时,要充分考虑线路的合理性和便利性。合理安排景点之间的距离和行程顺序,避免游客长时间赶路。加强线路上的服务设施建设,如完善交通标识、增加休息区、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满意度。
还需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配备专业导游队伍,提供双语解说服务;设置紧急救援点,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等。通过以上措施,切实提升旅游线路的整体服务水平,为游客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在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工作会上的讲话(新创)》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在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工作会上的讲话(新创)》模板,希望能为您的创意写作提供灵感。在2025年文化旅游宣传工作会上的讲话(新创)相关关键词:宣传工作 会上 新创 讲话 文化,模板,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稍作修改即可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