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札记:村中亦有“景”何处不春风(原创首发)
选调札记:村中亦有“景”何处不春风
(2025年03月16日)
基层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沃土。作为一名选调生和驻村干部,深入乡村、服务群众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必然选择。在驻村的日子里,通过不断实践与探索,我深刻体会到,唯有脚沾“泥土香”、身染“烟火气”、肩扛“振兴锄”,才能真正融入乡村,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一、脚沾“泥土香”,探寻“乡野丽景”
初到浚头村时,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未知的工作内容,心中难免忐忑。然而,在老同志的带领下,逐渐熟悉了这片土地的风貌与底蕴。古建一条街上的工匠宣传廊、工具展示墙以及墙体画,不仅展现了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更传递出乡村振兴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昌阁静静伫立于大柏树旁,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河堤边摊晾的酒糟,则以质朴的方式诠释着乡村生活的本真之美。
这些场景让我明白,乡村并非外界所认为的单调与落后,而是蕴含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要发现这些独特的风景,必须摒弃傲慢与偏见,用双脚丈量土地,用心感受每一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从看似平凡的乡村生活中挖掘出别样的美丽,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转变观念,从“高材生”到“实干家”
作为选调生,我们往往带着较高的学历背景和理论知识进入基层岗位。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内撰写材料,而忽视实地调研与实践,就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因此,必须调整心态,主动走出舒适区,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田间地头的走访中去。每一次与村民的交流,每一场实地考察,都能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村庄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潜力。
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部分农户因缺乏技术指导而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的问题。通过及时反馈并协助联系农技专家,最终帮助他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二)注重细节,捕捉乡村独特魅力
乡村的魅力往往隐藏在细微之处,需要我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无论是古建一条街上那些精美的手工艺品,还是河堤边晾晒的酒糟,都承载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与文化记忆。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乡村独有的景观体系,值得我们用心记录与保护。
也要善于倾听村民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生活故事与情感诉求。一位年长的匠人曾向我讲述他参与修建文昌阁的经历,言语间流露出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执着。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也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是文化自信的重塑与传承。
二、身染“烟火气”,融入“百姓生活”
如果说脚沾“泥土香”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乡村,那么身染“烟火气”则是为了真正融入其中。驻村工作不同于机关事务,它要求我们放下架子,与村民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问题,更要关心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具体需求。
针对村里老年人较多且行动不便的情况,我们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定期义诊活动,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与咨询服务。,还组织志愿者团队上门探访孤寡老人,送去关怀与温暖。这些举措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点滴之间拉近干群关系,增强村民对的信任感与归属感。
(一)建立信任,赢得支持
在基层工作中,信任是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让村民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努力,才能获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为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对于承诺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全力以赴完成;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则要耐心解释原因,争取群众的理解。
记得有一次,有村民反映灌溉渠道存在淤堵现象,影响农业生产。接到反映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并协调相关单位尽快疏通渠道。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恢复了正常供水。当看到农田重新焕发绿意时,村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为民解忧所带来的成就感。
(二)创新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浚头村,我们尝试利用微信小程序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将各类政策信息、办事指南以及活动通知集中发布,方便村民随时查阅。开通线上意见征集功能,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好评,许多村民表示,相比传统的公告栏张贴或口头传达,这种方式更加高效便捷。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更多外出务工人员也能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进一步凝聚了全村力量。
三、肩扛“振兴锄”,绘就“美好蓝图”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立足长远目标,统筹谋划各项工作。作为驻村干部,既要注重当前成效,又要兼顾未来发展,努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具体而言,可以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多个维度入手,推动村庄实现全方位蜕变。
(一)聚焦产业振兴,夯实经济基础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结合浚头村实际情况,我们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优质高效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围绕古建一条街的独特优势,策划举办传统工艺展览及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学。在此基础上,鼓励本地年轻人返乡创业,开设民宿、餐馆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条。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来源,也为村庄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内生动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一方面,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通过技能培训、职业指导等方式提升其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弥补专业领域短板。为此,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指导,为村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还特别注重发挥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带领群众共同参与村庄治理与发展。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等形式,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更多人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三)弘扬传统文化,塑造精神家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浚头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古建底蕴,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加以保护与传承。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档立册,确保重要文物得到妥善保存。
与此借助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小村庄。每年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活动,邀请周边乡镇居民共同参与,增进文化交流与融合。通过这些努力,逐步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标识体系,为村庄增添更多人文气息。
作为一名选调生和驻村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实践中磨砺意志品质,提升工作能力。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定能在这片热土上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选调札记:村中亦有“景”何处不春风(原创首发)》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选调札记:村中亦有“景”何处不春风(原创首发)》模板,助您在撰写时把握细节。选调札记:村中亦有“景”何处不春风(原创首发)相关关键词:选调 札记 首发 村中 春风,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助你无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