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办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委书记、县区工委书记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协办在全市市直机关、县区工委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经过今天的学,我初步了解了红旗渠的建设情况和精神传承。
红旗渠是林县县委,耗费10年,动员10万群众,投工投劳修成的“人工天河”。
“10年”和“10万”这两个亮眼的数字,不仅让人动容,而且发人深省。
当年,林县县委之所以成功动员规模如此之大、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群众投工投劳。
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工作谋划对胃口,群众想千。
正如老师所讲的,从明朝到1949年建国500年间,林县经历了100余次自然灾害,30余次粮食绝收,自古以来十年九旱、雨贵如油,群众饱受缺水之苦。
在这种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县委组织修渠,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工作干到了群众的心坎里,所以群众真心想干。
二是组织实施很科学,群众可干。
老师讲到,修渠实行的是轮值制度和分期施工。
通过轮换一部分人在家务、一部分人在外修渠,每隔一段时间轮换一次,修渠和务农两不误,既顾全了大局、又保住了小家,身困体乏时可以回家轮换休整,休整好后可以重新上岗换下亲人。
通过分期施工,修完一段、通水一段,鼓舞干劲。
这样,大家有了盼头、有了动力、有了体力,才可以长期坚持干。
三是示范引领起作用,群众愿干。
课上老师讲到修渠时,群众睡在山洞里、员干部睡在悬崖边,甚至需要用绳索绑住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市政协办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委书记、县区工委书记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市政协办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委书记、县区工委书记能力素养提升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经过今天的学习,我初步了解了红旗渠的建设情况和精神传承。 红旗渠是林县县委,耗费10年,动员10万群众,投工投劳修成的“人工天河”。 “10年”和“10万”这两个亮眼的数字,不仅让人动容,而且发人深省。 当年,林县县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