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纪委监委监督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目录/提纲:……

关于县纪委监委监督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县监委监督履职的实践成效与现实挑战

  (一)监督精准度与复杂形势要求存在差距,“靶向发力”能力待提升

  一是监督重点“发散化”

  二是问题发现“滞后化”

  三是分类监督“粗放化”

  (二)监督协同与系统集成要求存在落差,“攥指成拳”效应待强化

  一是信息共享“肠梗阻”

  二是联动监督“两张皮”

  三是成果运用“碎片化”

  (三)监督方式与数字化转型要求存在时差,“智慧监督”效能待激活

  一是传统路径依赖明显

  二是数据赋能水平偏低

  三是创新应用场景不足

  (四)监督队伍与专业化要求存在偏差,“硬核支撑”基础待夯实

  一是专业结构“失衡”

  二是实战能力“偏弱”

  三是激励约束“宽松”

  二、提升县监委监督履职效能的对策建议

  (一)聚焦“精准化”,构建“分类施策、动态响应”的监督体系

  一是抓重点强震慑

  二是抓领域提质效

  三是抓创新拓渠道

  (二)聚焦“协同化”,健全“左右贯通、上下联动”的监督机制

  一是建强信息共享平台

  二是完善联动监督流程

  三是强化成果转化运用

  (三)聚焦“数字化”,打造“数据赋能、智能高效”的监督模式

  一是拓展智慧监督平台功能

  二是加强数据应用能力建设

  三是探索“互联网+”监督场景

  (四)聚焦“专业化”,锻造“过硬、本领高强”的监督铁军

  一是优化专业结构

  二是强化实战练兵

  三是严格管理监督

  ……

  关于县监委监督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次全会关于“提升监督精准性有效性”的部署要求,推动基层纪检监察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近期,XX县监委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四不两直”走访、座谈交流、案例复盘等方式,对202x年以来全县21个乡镇(街道)、38个县直部门、12个村(社区)监督履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县监委监督履职的实践成效与现实挑战

  近年来,XX县监委紧扣“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责定位,聚焦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落实,在监督、日常监督、专项监督中探索形成“清单化指引+闭环式管理”“室组地”联动等机制,202x年以来共立案审查调查127件,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6个,监督质效较202x年提升18%。但随着全面从严治向纵深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加速推进,监督履职中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弱项,需针对性破解。

  (一)监督精准度与复杂形势要求存在差距,“靶向发力”能力待提升

  当前,基层监督对象涵盖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干部等12类_,监督事项涉及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等30余个领域,但监督力量与监督任务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是监督重点“发散化”。部分乡镇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存在畏难情绪

  ……略…… 

  巡察整改监督、审计监督结果与干部考核、评先评优的挂钩机制尚未完全打通,202x年以来巡察反馈的89个立行立改问题中,因整改成效未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导致3个部门出现“纸面整改”现象;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刚性约束不足,202x年发出的23份建议书中,仅6份得到被建议单位的专题汇报,2份因整改不到位被约谈,制度“长牙带电”作用未充分发挥。

  (三)监督方式与数字化转型要求存在时差,“智慧监督”效能待激活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管理”等新趋势,监督手段的创新步伐仍显滞后。一是传统路径依赖明显。部分纪检干部惯“坐在办公室等线索”,202x年以来主动下沉村(社区)、企业开展“蹲点监督”的频次较202x年下降12%,对微信工作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APP“过度留痕”等新问题敏感性不足,202x年群众反映的15件“电子留痕”负担过重问题中,有11件是通过12345热线转办后才被关注。二是数据赋能水平偏低。虽已接入服务网、农村“三资”监管平台等8类业务系统,但数据共享仍停留在“人工导出、手动比对”阶段,202x年开展的“惠民资金专项监督”中,因未打通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导致12名死亡人员继续领取养老金的问题时隔3个月才被发现;基层纪检干部中,能熟练使用SQL查询、数据可视化工具的仅占8%,制约了监督效率提升。三是创新应用场景不足。对“监督一点通”“码上举报”等平台的宣传推广不够,202x年全县平台访问量仅占总人口的3.2%,部分偏远村(社区)群众仍惯“找反映问题”;对“嵌入式”监督的探索停留在“列席会议”“查看台账”,对“嵌入式”参与重大项目评审、资金审批流程等关键环节的实践较少,202x年某产业园区项目因监督未介入前期规划,导致土地利用率未达预期,造成资源浪费。

  (四)监督队伍与专业化要求存在偏差,“硬核支撑”基础待夯实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力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还不完全适应。一是专业结构“失衡”。全县35名乡镇中,法律、审计、财务等专业背景的仅占23%,202x年查办的某卫生院药品采购腐败案中,因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纪检干部参与,导致对“虚增药品采购量”“虚构诊疗项目”等问题的初核走了弯路。二是实战能力“偏弱”。虽有“跟案锻炼”“以巡代训”等机制,但202x年以来选派到上级监委跟案的乡镇纪检干部仅占15%,部分干部对“谈话突破”“证据链构建”等核心技能掌握不牢,202x年某村集体资产流失案的初核报告中,因证据关联性论证不充分,导致案件被退回补充调查。三是激励约束“宽松”。部分乡镇存在“专职不专干”现象,202x年督查发现,4个乡镇同时分管乡村振兴、等工作,分管的非纪检业务占比达40%,导致精力分散;对纪检干部的考核仍以“完成任务量”为主,对“监督质效”“创新成果”的评价权重仅占15%,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主动性。

  二、提升县监委监督履职效能的对策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2025年“深化基层监督_机制改革”的部署要求,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聚焦“精准化”,构建“分类施策、动态响应”的监督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监督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一是抓重点强震慑。制定《“关键少数”监督负面清单》,明确“三重一大”决策、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12类必督事项,建立乡镇(街道)(工)委、县直部门“一把手”监督台账,每季度开展“画像”,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2025年选取5个重点村(社区)开展“提级监督”试点,由县监委直接派员驻点,重点监督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二是抓领域提质效。围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营商环境等6大重点领域,制定“一领域一监督方案”,建立“问题库+案例库+法规库”,推行“带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的“清单式”监督;2025年在教育系统开展“阳光招生”专项监督,在医疗系统开展“过度医疗”专项整治,年内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少于30个。三是抓创新拓渠道。推广“下沉式”“嵌入式”监督,建立纪检干部“包联村(社区)”制度,每月至少2天到联系点走访,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困难群众等_的急难愁盼;探索“监督+服务”融合模式,在产业园区、重点项目设立“流动监督岗”,同步收集企业对服务、政策落实的意见建议,2025年力争推动解决企业诉求50件以上。

  (二)聚焦“协同化”,健全“左右贯通、上下联动”的监督机制

  强化系统观念,推动监督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工作结合。一是建强信息共享平台。依托“智慧监督”大数据中心,打通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公安、民政等15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建立“问题线索、整改情况、政档案”三本电子台账,实现“一键查询、智能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关于县纪委监委监督履职情况的调研报告》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目录 提纲:……  一、当前县纪委监委监督履职的实践成效与现实挑战  (一)监督精准度与复杂形势要求存在差距,“靶向发力”能力待提升  一是监督重点“发散化”  二是问题发现“滞后化”  三是分类监督“粗放化”  (二)监督协同与系统集成要求存在落差,“攥指成拳”效应待强化  一是信息共享“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