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筑牢“压舱石”——某县粮食生产交流材料
XX地处北纬38°左右,拥有多种土壤类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168万亩,被誉为“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截至“十三五”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08万亩和34.4万吨,相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44.77%和58.45%,实现了面积和产量的“双提升”。
### 一、成效举措
近年来,XX县通过机制创新引擎、示范带动引领、市场运营引动的“组合拳”,有效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 (一)机制创新“引擎”多层次驱动
初步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牵头、部门参与、镇村推进”的粮食生产工作格局。首先,明确领导责任。坚持党政同责,建立了由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积极参与,镇村具体实施,确保粮食生产任务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其次,明确生产责任。建立了联席会议制、目标责任制、层层分包制、督导检查制、奖惩考核制等五项粮食生产责任机制,为粮食安全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县、镇、村逐层传导、逐级落实,将粮食生产切实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最后,明确技术责任。按照“提升县一级、强化镇一级、发展村一级”的总体要求,夯实县级农技中心、镇及区域站、村级产业指导员三......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打好“组合拳” 筑牢“压舱石”——某县粮食生产交流材料》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XX地处北纬38°左右,拥有多种土壤类型,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达168万亩,被誉为“全国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截至“十三五”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08万亩和34 4万吨,相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44 77%和58 45%,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