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支部)书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在感悟党史中坚守信仰高地

  前段时间,结合史学教育,我们组织观看了大型史纪录片《苦难辉煌》。中国成立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人背负历史重任坚持到最后?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仰!我们的信仰从何而来?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正如金一南教授在书中所说:“只有弄清我们是从哪来,才会知道我们要往哪去。”作为新时代员,只有坚守信仰信念,才能找到力量之源、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奋斗之志。下面,按照计划安排,我以“在感悟史中坚守信仰高地”为题,和大家作个交流。

党委(支部)书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在感悟党史中坚守信仰高地

  一、追溯苦难历史——探求的信仰之源

  翻开中国近代历史,在20世纪之初,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然而,历史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波澜壮阔又充满艰辛。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们毅然担起了民族的凝重苦难,在曲折中艰辛探索,在苦难中迈向辉煌,用鲜血和生命昭告我们:信仰从何而来?

  (一)我们的信仰,源于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屈辱,这个曾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的东方雄狮沉睡了。正如《国歌》中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祖国山河支离破碎,国民饱受铁蹄蹂躏,中华大地呼唤民族英雄,无数人毅然挺身而出,将个人的名字写入史册。在这史册里,我们能看到一组组让灵魂为之震颤的数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长征路上超过16.6万人牺牲或失散,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4名战士倒下再也起不来……从我们成立至新中国诞生,可以查到姓名的革命烈士有370多万,意味着在这1万多个日子里,平均每天至少有370人为了的事业而牺牲!触摸着这些震撼灵魂的数字,我不禁想起历史纪录片《信仰》中这样一段话:“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为什么……”

  (二)我们的信仰,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定追求。自1921年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思想。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一批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学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拯救国家和民族的真理。毛泽东同志曾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正是这种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困境中找到了出路。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延安窑洞的灯火通明,再到西柏坡的运筹帷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科学运用。历史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

  二、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的信仰之基

  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扬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成为每一个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深入学。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通过系统学了这一思想,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把这一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正确方向。

  (二)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无论处于何种历史时期,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耕者有其田”,无不体现了我们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的根本原则。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牢记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勇担时代重任——践行的信仰之实

  信仰的力量不仅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作为新时代的员,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更要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的信仰。

  (一)践行的信仰,要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基层工作者,都要立足岗位实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面对困难和挑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矛盾和问题,要善于化解、积极应对。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努力成为业务骨干和行业标兵,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践行的信仰,要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价值。群众工作是的传家宝,也是检验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扶贫帮困、志愿服务,还是政策宣传、矛盾调解,都要用心用情用力,真正把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四、展望未来征程——传承的信仰之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顾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面向未来,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弘扬伟大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传承的信仰,要在学中汲取力量。学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保持的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把学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地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特别是要深入学的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斗争本领,永葆人的本色。

  (二)传承的信仰,要在实践中展现风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信仰是否坚定的试金石。我们要把学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积极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还是乡村振兴、社会治理,都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以实际行动诠释人的初心使命。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是引领我们前行的灯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党委(支部)书记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辅导:在感悟党史中坚守信仰高地》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前段时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们组织观看了大型党史纪录片《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中国共产党人背负历史重任坚持到最后?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仰!我们的信仰从何而来?我们的信仰又是什么?正如金一南教授在书中所说:“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