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创新“四化联动”机制 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经验做法:创新“四化联动”机制有效破解流动员教育管理难题
X市全面落实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员特别是流动员教育管理的部署要求,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建立信息档案精准化、联系管理规范化、学教育常态化、服务内容人性化“四化联动”机制,形成了流动员全覆盖教育、全链条管理的工作格局。
一、摸清底数,推进信息档案精准化
一是加强排查。按照印发的《流动员“四化联动”教育管理方案》要求,以村、社区组织为单位,每季度通过查档案、查资料、查记录、查登记以及访家人、访亲戚、访朋友、访邻居“四查四访”方式,集中开展员组织关系排查,全面摸清流入、流出员情况。目前全市10.2万名员中,共摸排流动员1.6万余名。二是建立台账。采集流动员基本信息,建立基础台账,制作分布图,实现流动员流出时间清、去向住址清、联系方式清、在外情况清“四个清”。三是分级建库。按照一县一库、一村一档、一人一卡建立流动员信息库,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做到底子清、数据新、资料实,确保流动员全部入库管理。
二、动态跟踪,推进联系管理规范化
一是定期联系。将流动员纳入1600个网格,按照“1名组织员+10名流动员”模式,由组织员对接联系流动员及其所在组织,动态掌握流动员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及生活需求。每月至少联系一次,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增加联系频次,确保联系不断线、管理不缺位。二是分类管理。根据流动员的职业特点、居住地、流动范围等不同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外出务工经商的流动员,依托驻外组织和商会、协会等平台,定期组织学交流;对于在校就读的流动员,加强与高校组织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对于长期在外地居住生活的流动员,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便捷的学教育和服务。三是双向反馈。建立流动员信息反馈机制,流入地组织及时向流出地组织通报流动员的表现情况,流出地组织则定期了解流动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形成双向互动、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
三、丰富载体,推进学教育常态化
一是线上学。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流动员网上校,定期推送的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先进典型等内容,方便流动员随时随地学。开发“流动员学助手”APP,设置学计划、在线答题、互动交流等功能模块,增强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二是线下培训。每年举办流动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优秀员代表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激发流动员的学热情。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活动,组织流动员开展主题日、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强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三是自主学。鼓励流动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特别是深入学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四是考核评估。建立流动员学教育考核制度,通过在线测试、书面报告、现场展示等方式,对流动员的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选表彰优秀学员,激励广大流动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四、优化服务,推进服务内容人性化
一是关爱帮扶。针对流动员面临的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关爱帮扶机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特别是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走访慰问活动,送去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二是搭建平台。积极搭建流动员发挥作用的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在居住地参与社会治理、社区建设、公益事业等活动,展现员的良好形象。三是激励引导。制定流动员评优评先办法,定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流动员,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将流动员的优秀表现作为推荐入积极分子、选拔后备干部的重要依据,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反馈机制。建立流动员意见建议收集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听取流动员的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他们在学、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通过上述“四化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X市流动员教育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流动员的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X市将继续深化“四化联动”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流动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为新时代的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经验做法:创新“四化联动”机制 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经验做法:创新“四化联动”机制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 X市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部署要求,坚持系统思维,突出问题导向,建立信息档案精准化、联系管理规范化、学习教育常态化、服务内容人性化“四化联动”机制,形成了流动党员全覆盖教育、全链条管理的工作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