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目录/提纲:……
一、深化思想认识,高擎民族团结伟大旗帜,筑牢创建工作的思想根基
(一)把握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二)紧扣核心要义,精准把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方向
(三)聚焦现实挑战,清醒审视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与提升空间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耕民族团结实践沃土,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效能
(一)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价值引领的凝聚力
(二)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夯实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
(三)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
(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巩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五)创新工作载体方式,激发创建工作的内生动力
三、强化组织保障,汇聚民族团结磅礴力量,确保创建任务的落地见效
(一)健全领导_,压实创建工作责任链条
(二)强化协作联动,凝聚创建工作整体合力
(三)严格督查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落地生根
……
在2025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和关于民族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总结回顾今年1-8月全市创建工作进展,分析当前形势,查找存在短板,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明确方向,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是衡量一个地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关键标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实抓细抓好各项创建任务,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XX市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高擎民族团结伟大旗帜,筑牢创建工作的思想根基
_深刻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精辟阐释了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民族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尖锐,这些都对我们凝聚共识、深化认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首要任务在于持续深化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重大意义、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的理解与把握,切实增强全市上下推进创建工作的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思想源头夯实团结奋进的坚实基础。
……略……
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清醒头脑,深刻审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思想认识层面,部分单位和干部对创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复杂长期性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重业务轻创建”“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未能真正将创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_机制层面,创建工作协同联动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条块之间的工作合力有待加强,齐抓共管的大创建工作格局仍需巩固。载体创新层面,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覆盖面有待提升,方式方法有时略显单一陈旧,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融合不够深入,精准对接各族群众需求、有效激发内生动力的创新举措相对不足。风险防范层面,对民族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排查研判不够深入细致,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和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的清醒认识和精准把握,是我们改进工作、提升效能的前提和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耕民族团结实践沃土,提升创建工作的质量效能
“要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_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提升创建工作质量效能指明了实践路径。创建工作不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必须沉下去、实起来,在关键处用力,在核心环节突破。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劲、务求实效,推动创建工作从“有没有”向“优不优”深刻转变,实现提质扩面、升级增效。
(一)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强化价值引领的凝聚力。一是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系统梳理和挖掘我市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将其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加强民族语言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滋养民族团结的丰厚土壤。举办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展览展演,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_。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各族学生掌握好、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更好融入社会、实现发展创造条件。同时,科学稳妥开展双语教育,服务好特定地区群众需求。三是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针对不同_特点,开发针对性强的教育读本、课程和宣传产品。建好用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馆、主题公园等实体阵地,以及网络新媒体等虚拟阵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宣传矩阵,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好XX市民族团结故事,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
(二)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夯实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一是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民族地区支持政策。紧密结合国家及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推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要素向民族聚居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加强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破除发展瓶颈,改善发展条件,增强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二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绿色经济。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产业基础,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民族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拓展电商渠道,帮助民族特色产品走出去。严格执行生态保护制度,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三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持续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住房等民生条件。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通过集团化办学、医联体建设等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各族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三)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营造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一是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交流平台。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鼓励和支持跨区域、跨民族的组织结对、社区共建、学校联谊、企业合作等活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要统筹考虑布局建设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空间和社区环境,避免民族隔离和文化隔阂。二是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等与民族村寨、社区结对认亲,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引导各族群众在共同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融洽关系。三是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坚持平等对待、依法管理、优化服务、保障权益的原则,完善流入地与流出地对接协作机制。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帮助解决其在就业、居住、子女教育、法律援助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促进其更好融入城市生活,成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发展成果的共享者。
(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巩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一是加强民族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清楚认识法律是底线也是保障,任何民族身份的公民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享有平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化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在2025年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目录 提纲:…… 一、深化思想认识,高擎民族团结伟大旗帜,筑牢创建工作的思想根基 (一)把握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创建工作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二)紧扣核心要义,精准把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方向 (三)聚焦现实挑战,清醒审视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与提升空间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耕民族团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