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活动上的发言

  目录/提纲:……

在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活动上的发言

  一、以“联”为基,在思想淬炼中筑牢忠诚——破解“学用两张皮”的关键抓手

  (一)搭好“联学平台”,让理论学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

  (二)用活“一线课堂”,让抽象理论从“纸面文字”变成“鲜活实践”

  (三)建强“共享机制”,让学资源从“分散闲置”转为“互通共用”

  二、以“研”为径,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能力本领——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一)选准“小切口”,让调研选题更“接地气”

  (二)做深“蹲点式”,让调研过程更“有温度”

  (三)强化“闭环管理”,让调研成果更“能落地”

  三、以“干”为要,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青春担当——把“学力”转化为“战斗力”

  (一)在“急事”中练应变,当好“战斗员”

  (二)在“难事”中练韧劲,当好“攻坚手”

  (三)在“小事”中练情怀,当好“贴心人”

  ……

  在区青年理论学小组联学活动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荣幸代表XX单位青年理论学小组作交流发言。作为在机关文秘岗位摸爬滚打10余年的“老笔杆”,同时也是刚满35岁的“青年理论学小组成员”,今天我想结合日常工作中“学、思、践、悟”的真实体验,以“联学”为切口,和大家聊聊我们这群“80后”“90后”如何在理论学中找准定位、锤炼本领、服务大局。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以“联”为基,在思想淬炼中筑牢忠诚——破解“学用两张皮”的关键抓手

  _2025年在和国家机关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青年干部要把理论学作为终身课题,既要‘钻进去’悟原理,更要‘联起来’强担当。”这两年,我们深切体会到:青年理论学若仅停留在“读文件、记笔记”,很容易陷入“学归学、干归干”的误区。为此,我们探索“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联学机制,把“小课堂”变成“大熔炉”。

  (一)搭好“联学平台”,让理论学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

  去年以来,我们联合区发改委、区行政审批局、XX街道等5家单位的

  ……略…… 

  ”

  针对青年理论学资源不均衡问题,我们牵头搭建“青学资源共享库”。一方面,整合各单位“内部资源”——比如区司法局的“法治微课堂”、区融媒体中心的“新闻写作技巧”、校的“最新理论解读课件”,统一上传至区机关内网“青学专区”;另一方面,链接外部优质资源——与校青年教研室、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合作,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线上+线下”辅导。今年5月,我们联合举办“数字经济与基层治理”专题讲座,通过视频连线邀请省社科院研究员授课,全区200余名青年干部在线参与,课后收集到“数字技术赋能社区治理”相关建议37条,其中12条被纳入区“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方案。资源共享不仅降低了学成本,更激发了“比学赶超”的氛围——现在各单位青年小组主动上报特色课程,资源库每月更新量从最初的5门增至20门。

  二、以“研”为径,在调查研究中提升能力本领——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

  2025年印发的《关于在全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明确:“年轻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听真话、察实情,把调查研究作为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对我们而言,理论学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而调查研究正是检验学成效的“试金石”。

  (一)选准“小切口”,让调研选题更“接地气”

  过去我们总觉得“调研要抓大问题”,结果要么“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要么“隔着玻璃看庄稼”。今年初,我们转变思路: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课题,从日常工作“堵点”中挖问题。比如,针对群众反映“12345热线办理有时‘答非所问’”,我们联合区热线办青年干部,用1个月时间跟踪100件民生诉求工单,发现问题根源不在“答复速度”,而在“政策理解偏差”——部分承办部门对最新出台的《XX区民生诉求办理细则》掌握不透,导致解释口径不一致。基于此,我们撰写《关于提升12345热线办理精准度的建议》,推动区里开展“政策进窗口”专题培训,将《细则》核心条款编制成“口袋书”,工单满意率从89%提升至95%。这样的调研,小而实、针对性强,青年干部也在“解剖麻雀”中学会了“从细节看全局”。

  (二)做深“蹲点式”,让调研过程更“有温度”

  我们坚持“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拒绝“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今年6月,为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课题,我们扎进XX街道3个改造后的小区,连续7天“跟岗体验”:早上7点和社区工作者一起扫楼,听居民吐槽“停车位还是不够”“电梯经常故障没人修”;下午坐在小区凉亭和老人们拉家常,了解到“改造时选的健身器材不实用”“物业费收缴率低”等问题;晚上整理访谈记录,发现“重改造轻管理”是共性问题。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不仅列出问题清单,还附上“引入‘红色业委会’自治模式”“建立维修资金动态补充机制”等具体建议,被区住建局列为年度重点整改任务。这种“沉下去”的调研,让我们既接了“地气”,也增了“底气”。

  (三)强化“闭环管理”,让调研成果更“能落地”

  调研的价值在于转化。我们建立“调研—反馈—跟踪—评价”闭环机制:对每个调研课题,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定期召开“成果转化推进会”,通报进展、协调难点;年底开展“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将转化实效与青年干部考核挂钩。比如,去年我们针对“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薄弱”开展的调研,提出的“建立‘三资’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议被采纳,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发了“XX农经云”系统,今年已在全区推广,累计预警异常交易47起,挽回集体损失200余万元。看到自己的调研成果真正惠及群众,青年干部的成就感和干事热情明显提升。

  三、以“干”为要,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青春担当——把“学力”转化为“战斗力”

  理论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推动工作、服务发展。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立足本职岗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宽肩膀”“真本领”。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在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联学活动上的发言》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目录 提纲:……  一、以“联”为基,在思想淬炼中筑牢政治忠诚——破解“学用两张皮”的关键抓手  (一)搭好“联学平台”,让理论学习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攻坚”  (二)用活“一线课堂”,让抽象理论从“纸面文字”变成“鲜活实践”  (三)建强“共享机制”,让学习资源从“分散闲置”转为“互通共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