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普通党员履行监督职能的几点思考

  《中国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员具有内监督的责任和权利。作为普通员,大多远离决策圈、远离领导干部,受视野、个人权力、监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难免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普通员在内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发挥普通党员履行监督职能的几点思考

  一、变旁观者为参与者,解决“不愿监督”的问题。调查感到,普通员不愿监督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认为“位卑言轻,作用不大”没权监督,有的认为“低头不见抬头见”不敢监督,还有的认为“别人犯错,与己无关”没必要监督,等等。这些模糊认识造成一些普通员在内监督上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影响了内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赋予主体地位。通过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真正把监督面前人人平等实现好、维护好,要利用小组会、员大会等时机给普通员搭建当主人、演“主角”的舞台。物资采购和工程招标等,要鼓励普通员参与这些过程,实施监督。重大决策要征求普通员的意见,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予以采纳,进入的工作决策。二是加强教育引导。教育普通内监督是章赋予每个员的神圣职责,不是想不想监督、愿不愿监督的问题,而是每个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履行监督责任,才是对负责,对自己的权利负责,从而使普通员树立起正确的监督观,进一步认清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参与内监督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三是大力营造氛围。一方面要健全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监督的同志大力宣传表扬,对知情不举报的,或做反面工作的,要严肃查处。另一方面要形成带动氛围。各级组织、领导干部要带头接受监督,营造用权不当谁都有权批评、以权谋私谁都可以揭露、乱用钱物谁都有权抵制的良好监督氛围。第三,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监督就是为的事业负责、为国家负责、为个人负责”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监督成为一种常态,成为员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提升监督能力,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普通员在内监督中发挥作用,不仅要有监督的意愿,更要有监督的能力。当前,部分普通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知识和技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监督环境,往往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监督。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系统培训。定期组织员参加监督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同志授课,讲解监督的基本理论、方法技巧及案例分析,帮助员掌握监督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二是建立指导机制。上级组织可以设立监督指导小组,负责解答员在监督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确保监督活动有序进行。三是推广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并推广基层组织和员在监督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全体员的监督能力和水平。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内监督信息平台,实现监督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监督效率。同时,通过网络培训等方式,拓宽员学渠道,丰富学内容,提高学效果。

  三、强化保障措施,解决“不敢监督”的问题。普通员在行使监督权利时,有时会担心受到打击报复,或因监督不当而承担责任,从而产生顾虑,不敢大胆监督。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消除员的后顾之忧。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监督者的权利与义务,为员依法监督提供法律依据。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于打击报复监督者的行为,一经查实,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监督者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建立反馈机制。对于员提出的监督意见和建议,相关部门要及时回应,给予合理解释和答复,对于确有问题的,要迅速整改,并将结果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四是营造宽容环境。倡导容错纠错理念,对于出于公心但因判断失误或情况不明而导致的监督偏差,应给予理解和宽容,避免简单粗暴地对待,激发员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积极性。

  四、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内监督常态化。解决普通员参与内监督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一是健全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内监督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确保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创新监督方式。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监督模式,如引入第三方评估、开展民主评议等,丰富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能。三是深化建设。深入贯彻规定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建设,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为内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组织要把加强普通员参与内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定期研究部署,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内监督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五是注重实效评估。建立内监督工作评价体系,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持续改进,确保监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充分发挥普通员在内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坚持以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内监督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努力开创内监督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保证。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发挥普通党员履行监督职能的几点思考》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员具有党内监督的责任和权利。作为普通党员,大多远离决策圈、远离领导干部,受政治视野、个人权力、监督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难免存在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普通党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主体作用,提高监督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