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体经济是地区发展的基石,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必须将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x年10月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近年来,X区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核心任务,为X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然而,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仍不乐观,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为此,202x年,X区财经委组成调研组,对X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分析金融服务发展现状,针对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提出对策建议,努力助推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X区金融业的基本情况

  X区作为中心城区在地方金融领域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创投、典当、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现有经批准或备案的驻区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108家,占全市比重超过65%。其中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22家;保险业机构54家;证券期货业机构21家;融资性担保(再担保)公司3家,其中国有担保机构1家;典当行5家;融资租赁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其中农村小额贷款公司1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2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家。

  自202x年以来,X区金融业增加值逐年提升,由93.85亿元跃升至202x年的119.4亿元,且近三年增速均高于地区GDP增速,对GDP增长起到正向拉动作用,占全区GDP比重保持在14%—15%左右。202x年,X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38%,增长6.6%,拉动全区GDP增速1.0个百分点。202x年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3%,金融业地位更加凸显。202x年上半年,受核算体系调整影响,加之银行利率持续下行保持低位区间,X区金融业增加值完成52.9亿元,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35.58%,占全区所有GDP的20%左右。1-8月,全区银行业利息净收入63.68亿,手续费佣金收入5.43亿,分别占全市的51.5%和61%。

  二、主要做法和举措

  (一)建立金融服务机制

  X区成立了金融服务专班,常态化开展政银企服务,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近三年来,先后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0余次,达成意向融资合作近160亿元,对实体经济实现“精准滴灌”,确保有效金融需求满足率达100%。配合市级设立2.3亿元风险补偿基金池,驻区金融机构先后推出“小微贷”“助企成长贷”“园区保”等政银担合作产品,采取风险分担联动机制,为区内民营企业项目提供平均费率不高于1%的担保支持,打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

  (二)赋能区域资本市场发展

  X区大力培植上市挂牌资源,推动优质企业主动对接资本市场。202x年出台《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实施意见》,区级财政对上市企业配套奖补500万元,全面调动企业上市积极性。现有拟上市后备重点企业22家,逐步形成围绕新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产业为重点的上市后备梯队。截至目前,全区上市挂牌企业数量及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在全市排名第二(开发区第一),共有上市企业2家,分别为日出东方(上交所主板)和联瑞新材料(上交所科创板);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分别是盛世节能和苍梧物业(新三板基础层);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02家。

  (三)释放产业基金政策效应

  X区出资设立了5只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25.2亿元,主要针对医药健康、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开展投资。其中,参与市级产业投资基金3只(“乡村振兴基金”“医药人才基金”“科创基金”,总规模12.2亿元),区级成立产业投资基金2只(“润海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高新科技基金”,规模10亿元)。基金累计已投项目30个,投资金额5.91亿元,目前已返投X区1.09亿元。

  (四)发展普惠金融利益大众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领域,X区致力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加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已入驻55家金融机构,包括39家贷款机构、13家担保公司和3家金融租赁,累计注册企业突破1.8万家。通过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类中小微企业累计授信1.37万笔,授信金额500.91亿元,线上金融需求满足率超80%。与16家银行合作开展信保基金业务,截至202x年9月份,累计在X区发放纯信用贷款12.86亿元,服务小微企业364家。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X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金融供给结构失衡

  当前,X区金融机构数量虽多,但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中小型金融机构较少,导致金融供给结构失衡。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其发展壮大。,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部分金融机构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滞后现象,未能充分结合X区实际需求,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针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推广力度有限,无法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三)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虽然X区设立了风险补偿基金池,但在实际操作中,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落实到位,金融机构对高风险项目的参与意愿较低,导致部分有潜力的企业因缺乏资金而错失发展机遇。,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评估、使用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引进和支持力度,鼓励其扎根X区,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引导大型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增加基层网点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建立健全金融机构间的协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鼓励金融机构根据X区实际情况,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支持力度,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方式。积极引入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

  (三)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基金运作模式,明确各方责任分工,确保风险分担机制有效运行。加快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实现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增强金融机构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

  X区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继续深化改革,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X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联系老师!

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所在栏目:优质范文 > 内容摘要:下面整理的《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金融服务县域实体经济的调研报告相关关键词:县域 金融服务 实体 调研报告 经济,格式,欢迎阅读。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